华东热线,华东在线-华东区综合门户网站!教育频道 →  教育时评 → 教育浏览:黄晨灏:教育部强推“就业GDP”与诚信对殴 〖关闭窗口〗 〖打印本页〗
黄晨灏:教育部强推“就业GDP”与诚信对殴
作者:admin 来源:本站整理 点击数:2315 更新时间:2011-11-24 

大学教育在计划经济选秀时代非常抢手,它不仅造就了一大批社会精英也铸造了当今社会的腐败风气蔓延。进入自由择业时代,大学作为就业前夜的文化普及教育经历取得过辉煌业绩。为跟上时髦,“教育部以就业率决定高校专业停招”的媒体曝光让人生疑,按现实生活推崇的经济GDP理论,似乎如出一辙。我明白了,大学教育同就业率无关,与大学生毕业GDP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:日前,教育部对高校就业率提出更严格的要求,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%的专业,将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招。目前,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因素,但是否应将就业率作为决定专业存亡的唯一指标引来了众多争论。不少人担心,盲目地以就业率为导向设置专业,会导致众高校“一哄而上”,反而不利于高校专业设置的长期发展。另外,高校自报的就业率究竟有多少水分,也成为热议的焦点。

现实情况是,由于市场需求随时在变动,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,盲目地跟从就业率来考评专业,很容易造成高校“一哄而上”的情况。比如前几年,新闻专业和法律专业好就业,于是很多高校都一窝蜂地申请这些专业,甚至一些工科专业类院校现搭班子开设起新闻专业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新闻专业和法律专业毕业生供大于需,就业情况并不乐观。
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曾下发文件,要求对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及专业,控制或减少招生指标。2005年开始,教育部更是规定,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,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%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,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%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。

我在理解教育主线和思路时常常一头雾水,教育部门毕竟不是用人单位,自己培养人才自己安排就业的做法本身就自相矛盾,片面强调学校就业率的目的无非有意鼓励大学教育造假,有意识的形成大学教育歌舞升平的景象。这样,有关中国人不诚信的谣言,很自然地落实到了教育部的头上,无法摘取,甚至感到教育部难以自圆其说。

反观中国说教式教育体制与电视、平面媒体的单向传播思维有着密切关系。一言堂助长了历史上最野蛮教育模式,他们时不时来几锤强迫性猛料同双向互动的开放式网络教育过招,非常幼稚。所以我说,大学的教授在课堂里教唆大学学子仇视社会、狡辩事实成为常态,大学教授已经沦为市井泼皮、无赖,在这里还没有进一步涉及学术造假和抄袭问题,像这样的大学教育风气能培养出好的人才,那才是天下奇谈。

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其实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很简单,需要他们培养务实勤奋不讲谎话假话的人才。实践证明,良好的愿望并没有得到美丽的结果。相反,却看到大学教授在公开场合鼓励学子参与“啥赚钱就干啥”的投机思维。对此我不禁要问,教育怎么啦,教授怎么啦,长此下去中国还有未来吗?